永豐餘集團

最新情報

2018-10-31
永豐餘捷比達舉辦包裝講座 環保包材是主流 減量去塑成趨勢

只是更換包裝紙盒的重量,一年竟可減少600多萬美金的空運費用!永豐餘投控旗下包裝領導品牌捷比達,10月31日首度舉辦包裝講座,由設計團隊與包裝達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許呈湧教授,分享包裝設計經驗與未來趨勢。捷比達表示,全球知名大廠越來越講究環保材質的包材,尤其受到塑膠垃圾危害生態影響,「減量去塑」將成為包裝設計界的主流。

各式商品的包裝材料,在運送過程中肩負著重要的商品保護任務,除了外部紙箱的包覆外,包裝內的緩衝材更需經過嚴密的結構計算與測試。捷比達以跟全球多家知名電腦大廠合作的經驗指出,電腦與螢幕是非常精密的產品,包裝設計除了外裝美觀吸睛,更訴求內裝緩衝材的吸震保護功效。捷比達自主研發臺灣包裝業唯一「落摔模擬分析系統」,透過動態模擬完整測試與改善後,提升模具生產速度與正確性。

在全球各國紛紛規範減塑政策的浪潮下,包裝設計如何選用環保材質及降減使用材料,是全球品牌關注的焦點。捷比達與某電腦大廠合作10餘年的時間,此大廠的所有產品包裝設計都已從塑料改為紙塑包裝,為全球全面使用環保材料的公司。此外,面對降減能耗議題,捷比達也持續在材料上創新,結合永豐餘工紙廠,開發出更輕薄的包裝紙材Air Freight Paper230(AP230),在一定物性標準下,包裝重量卻大幅降低,對於一年要空運4千萬台筆電到全球各地的大廠來說,筆電包裝瘦身後,一年足足省下600多萬美金的空運費用。

捷比達總經理陳文福指出,一個「減量」的包裝優化設計,從成本面看降低包材成本的支出,同時又讓一個棧板載運的商品數量變多,貨車需運送次數減少,節省了燃油費更降低了碳排放,達到環境保護作用。他10年來的觀察也發現,限塑趨勢成型,全球PC產業使用塑料包材的比例,已經從8成降到了現今的5成,大廠紛紛捨棄保麗龍與泡棉,「去塑」應該加速成為另一個包裝趨勢。

31日舉辦的包裝講座,是臺灣少有以專業設計與國際品牌商,進行現場包裝交流的分享會,邀請了多家PC國際品牌的行銷及產品研發團隊,進行包裝趨勢與多項產品的創新發表。捷比達設計團隊分享了三個設計案例:智能音箱、螢幕顯示器與輕薄筆電包裝,由內到外包裝都是紙做的,確實符合「環保」及「減量去塑」的概念。像是輕薄筆電包裝,外裝紙盒一體成形,可以攤平出貨,組裝程序更為容易;內包裝的「紙塑」設計為共用模式,適用於兩種不同尺寸的筆電,降低開模製作成本。

包裝達人許呈湧教授認為,公司企業習慣管控技術與成本面,卻總忘了讓包裝加值,有時候一項產品的銷售失敗,可能只是來自於競爭品牌的包裝更為便利。「包裝是一項重要的工具,會讓產品加分。」他特地分享在日本東京包裝展看到的趨勢,從安全包裝、綠色包裝、最後終將走向智能包裝及AI廣泛運用。

包裝創新是捷比達的核心使命與優勢,捷比達協助客戶從設計概念發想、包裝評估與規劃、包裝設計提案、包裝模擬測試與驗證等,呈現品牌價值並經由系統化實際執行,提供一站式整合的包裝解決方案。透過31日這場包裝講座,除了讓品牌更了解捷比達設計的實力,也讓捷比達設計團隊有機會面對品牌客戶的訴求,更精進於包裝領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