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2-03-21

永豐餘完成控股轉型 啟動新世紀永續大業

成立於1924年、擁有八十八年歷史的永豐餘完成控股轉型!今(21)日永豐餘造紙董事會通過分割紙與紙板事業部,此乃繼2005、2007年分割工業用紙事業及消費品實業,完成轉型佈局最後一塊拼圖,永豐餘將更名為「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文化用紙、工業用紙、消費品實業三大事業體獨立專精,資產資源活化,並有助於引進策略聯盟夥伴壯大規模。永豐餘是國內極少超過八十年歷史、堅持在造紙領域創新、轉型、蛻變、永續發展的經典企業,從傳統紙業跨入最先進的電子紙研發生產,引領數位出版和軟板電子應用。近幾年致力生物技術開發,積極朝替代原料、廢棄物資源化、紙廠零排放、及新材料等新興事業發展,用前瞻性綠色眼光,啟動永豐餘新世紀的永續大業。

完成三次分割   事業專精發展

永豐餘旗下工業用紙、消費品實業、文化用紙三大事業先後完成分割獨立,發展軌跡分明。

工業用紙事業於2005年分割,快速累積國際競爭力。2009年國際市場銷售辦事處與美國第三大包裝管理及行銷公司Jupiter Group整合,正式更名為YFY Jupiter(捷比達),注入講究包裝、包裝講究的品牌包裝思考,獲國際知名企業如Wal - mart、Target、P&G等企業之青睞。2010年工業用紙事業與日本第二大紙業日本製紙集團簽定美金1.1億元投資協定,聯盟開拓亞洲市場。2011年以子公司永豐餘英屬蓋曼群島公司在港發行3億人民幣債券,創下台資企業新融資渠道首例。永豐餘工業用紙為兩岸發展垂直整合最為完整的工業用紙企業之一。

2003年永豐餘子公司來雅公司與寶僑家品公司簽定購買清水廠,2005年來雅公司改名為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公司,2007年永豐餘將家品事業部相關營業分割移轉至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致力五月花、得意、柔情等家庭用紙品牌經營,並跨足家用清潔品市場, 以「橘子工坊」天然無毒的承諾,成功地向消費者傳遞居家健康的概念,未來將積極朝產品創新、品類多元的方向發展。

今(21)日永豐餘宣佈分割紙與紙板事業讓與中華紙漿,正式完成轉型投資控股架構最後一哩。林漿紙垂直結合,有助成本降減、效率提升、資產及規模倍增,以提高國際競爭力。雙方提出綠色環保及漿紙技術轉型至高附加價值新材料領域的發展願景。

電子紙   造紙徹底轉型

永豐餘以造紙起家,深知紙業邁入成熟期後,必須思考並準備載體轉型。於1992年踏入液晶顯示領域成立元太科技,先後併購飛利浦電子紙部門(2005年),韓國Hydis公司(2008年)、及美國E Ink公司(2009年)。元太科技目前擁有全球電子紙90%市佔率,主要客戶包括全球幾大知名企業如亞馬遜、新力索尼、漢王、邦諾等,電子紙閱讀器不僅展現節能、環保等綠色紙業價值,未來軟板電子應用還有極大發展機會,也讓永豐餘成為橫跨實體紙張與虛擬紙張的全球性主導者。

投入生技製藥展現亮眼

除了著力徹底造紙轉型,永豐餘過去十年也投入生技製藥前瞻性產業,陸續展現亮眼的成果。

生技事業包含專精有機農業的永豐餘生技、新藥開發的太景生技、以及創投參與台灣微脂體、及中裕等等。永豐餘生技業務含蓋有機栽種、終端消費、及有機餐飲等等,全然實踐友善環境的綠色精神。太景生技成立在2001年,鎖定感染類與癌症用藥,開發治療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新藥奈諾沙星及治療癌症的骨髓幹細胞驅動新藥(TG0054),倍受矚目。根據全球最大藥品調查公司IMS Health預估,耐諾沙星最高將有12億美元市場,預期將是台灣第一家在中國取得1.1類新藥上市資格,成為兩岸合作框架下最具實力之台灣生技製藥公司。

啟動下一輪永續發展:生物製漿、資源循環利用、零排放

永豐餘研發多年的生物製漿技術即將開花結果。此技術將以農業廢棄物之稻桿麥稈,以酵素分解製成造紙原料,減少砍伐森林,大幅降低排碳量,解決傳統化學製漿的污染,在永豐餘刻正於揚州建置生物製漿廠,預計於2012年中完工,支援工業用紙部份漿源,五年後再完成漂白漿,證明技術加值兼具無污染的造紙業新紀元的開始。 

為呼應在台灣與全球成型的循環再生經濟模式,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減少,同時將已排放的廢棄物轉變成另一種原料或燃料循環利用,一直是永豐餘之企業理念,在未來三年將致力零排放專案推動,期望能逐步踏實完成綠色永豐餘的企業理想。

永豐餘歷經三次分割,靈活經營,活化資產、資源的有效經營,三大事業體及子公司總資產從2004年至2011年擴增近一倍、股東權益成長約7成。今日同步公告永豐餘造紙2011年合併總營收為534億,較上年度513億成長4%;稅前淨利18.25億,稅後淨利20.01億。每股稅後盈餘1.21元,為五年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