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2-11-27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成立大會

由東洋、友華、杏輝、健喬信元、美時、生達等國內大藥廠結合太景、基亞、智擎、台灣微脂體及台灣浩鼎等幾家生技新藥研發公司與永豐餘集團主導的上智生技創投,共同發起的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已經網羅國內二十五家生技新藥研發公司加入,將於週三(11/28)宣布正式成軍,未來以作為台灣生技新藥研發推動平台與對外窗口為己任,一方面作為產、官、學、研溝通的橋樑,另方面作為台灣與全球新藥的研發,產業鏈的合作窗口,同時也將作為兩岸共同研發生技新藥與醫藥合作之重要推手。

該協會籌備會主席何壽川表示,台灣生技產業已全面進入「少年十五二十時」的青春期、全面快速成長階段;在臺掛牌上市/櫃的生技公司,在2008年才40家,今年已成長到66家,市值從新台幣950億元成長3,400億元 ,四年間大幅成長三倍以上。尤其可貴的是這個成績是在全球金融風暴壓力下交出,更顯現我國生技股的亮眼表現。

何壽川指出,這一波帶動資本市場對生技類股的熱潮,主要緣於生技新藥是一資金、知識與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台灣近幾年在研發新藥上的努力,已有了令人振奮的成果,例如甫上市的懷特血寶是專門針對癌性疲勞的”中藥針劑”;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太景奈諾沙星,專針對難纏的抗藥性細菌,以及寶瑞康的腎病新藥”Nephoxil”專治洗腎者的高磷血症,其他如:基亞的肝癌新藥PI-88,智擎抗癌藥PEPO2,瑞華新藥用於治療肝癌的ADI-PEG20,台灣浩鼎乳癌疫苗OPT-822,杏國生技用於三陰性乳癌新藥SB05,泰宗生技用於提升C肝標準療法療效的TCM-700C植物新藥,台灣微脂體用於治療肝/腎細 

胞癌的TLC388,杏輝用於治療失智症的植物新藥STA1,安成生技用於糖尿病/痛風的AC-201,杏國生技用於老年乾式黃斑部病變的SB04,太景生技的幹細胞驅動劑,中裕抗愛滋新藥TMB355,藥華用於治療B/C肝炎以及”真性白血球過多症”的第三代長效型干擾素,友華/友霖與日本Nanocarrier合作治療胰臟癌的新藥Nanoplatin;其他類的新藥如:健喬信元的吸入型氣喘新藥,永昕生醫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TuNex,因華生技Gemcitabine口服抗癌新劑型新藥。台灣安盛用於改善化療劑副作用的ASN-02,又,美時製藥積極布局於新劑型/適應症/新複方之開發,生達製藥(怡發)進入早期抗癌蛋白質研發,以及台睿生技專注於多重標靶點之抗癌新藥等,可以看出台灣生技新藥產業已具備相當研發能量。所以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可以向全世界宣示”台灣生技新藥元年”的到來,而這個協會的成立也代表了台灣的製藥業已經從過去以學名藥品為主的製造業,正式邁進以研發為主的生技新藥研發產業。

為了掌握契機,提振競爭力,生技醫藥業決定在此一關鍵時刻,成立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目的即在加強產、官、學溝通,加速資源整合,協助政府訂定法規,建立兩岸法規協調與合作平台,以改變產業結構,協助我國經濟轉型,讓生技醫藥產業成為下一波經濟動能。

立法院長王金平強調,今年六月「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系列論壇」,提出四篇16條共33項結論,均獲得行政院明確回應,並允諾在三年內完成;其中有關健保如何給付我國自行研發生技新藥,備受各方矚目,足見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專業平台,不斷為架構產業發展的政策與環境建言。新藥研發從研發、生產、專利法規、查驗登記到行銷人才、資金等條件,都需要產官學不斷溝通,期待未來新藥協會可扮演更積極的功能與角色。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明列其任務,在建立生技新藥產業平台,支持全民健保與藥政管理政策,推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政策,參與兩岸生技醫療產業合作,成為台灣與全球生技新藥研發合作的窗口。下月中旬即將在成都舉行的兩岸醫藥品研發合作研討會,該協會將率軍參與。